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根植地方文化的大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简介-国家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2025-09-16 浏览量:

根植地方文化的大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1.1开设专业:全校各专业(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

1.2受益学生数量:每学期约4000余人,近三年累计覆盖学生近3万人。

1.3课程基本内容:

“根植地方文化的大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针对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特点,按照“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充分挖掘、融汇地方特色文化的育人资源,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进行课程设计,采用虚拟仿真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开发实验教学系统,发挥好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特殊功能,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沉浸体验、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该课程以思政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大思政课”育人的科学化和大数据科学分析的智能化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资源建设和育人模式进行了全面革新,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水平。

1.4建设成果:

本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和河南省2021年度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1.5契合三色育人模式:

红色育人:

扎根中国大地和地方文化,传承地方红色基因,利用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拓展思政教学实践,利用大数据技术,高效地甄选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地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库,增强思政育人实效。学生通过本实践课程应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党的创新理论和指导思想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

蓝色育人:

归纳整合南阳师范学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成果,和相关思政课程深度融合,打造“南水北调”相关模块,以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实现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学科育人模式新成果。

绿色育人:

围绕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实践教学实验项目,在“党的二十大”“南水北调”“乡村振兴”“复兴之路”等模块中全面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相关内容,通过建设虚拟教育场景,让学生在虚拟教育场景中感受不同主题的氛围,通过交互沉浸式体验,加深学生对绿色发展主题的情感认同。

二.代表性图片(附说明)

图1虚拟仿真系统首页

图2虚拟仿真系统主题选择界面

图3虚拟仿真系统学习界面

图4南水北调模块学习界面

图5南水北调自主测验模块界面

图6上线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