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课程简介(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学院)
开设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环境类水利类专业
受益规模:年均授课覆盖200名大二学生
教学团队:马霄航蒋耿民张君王宗华郝家厚
课程核心内容与特色:
本课程是涉水工程领域的力学基础核心课,系统讲授流体静力学(静水压强分布、平面/曲面压力计算)与动力学(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管流及明渠流动分析)理论体系,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构建“理论-模型-应用”三级教学框架:
理论精深:以连续介质模型为基础,融合边界层理论、渗流力学等前沿知识;
技术转化:通过三峡大坝泄洪消能、南水北调渠道受力分析等案例,解析流体运动控制技术的工程实现路径;
能力进阶:依托虚拟仿真实验(如管网优化设计、明渠水力计算),强化学生工程计算与方案设计能力。
创新建设成果:
(1)资源建设:整合学习通平台资源(课程网址: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236198045.html),开发课程思政案例库及工程案例库;
(2)模式创新:推行“案例贯穿+虚实双轨”教学,建立“实验操作+方案设计+理论考核”多元评价体系;
(3)社会认可:近三年指导学生获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竞赛奖项7项。
“三色育人”深度实践:
(1)红色基因铸魂
以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奉献精神、泵站流体控制技术攻坚为思政载体,在管流水力计算等章节强化“兴水报国”的使命担当。
(2)绿色理念固本
创新开设生态水力专题:在明渠流动教学中植入生态流量保障设计,通过节水灌溉管道优化案例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
(3)蓝色科教强技
对接“111基地”、“南水北调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将产汇流过程模拟模型、智能流体监测技术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实现“科研问题进课堂、教学成果促攻关”的闭环。
作为服务国家水网建设的基石课程,《水力学》通过红魂、绿韵、蓝技的三维融合,为培养“懂流体规律、精工程设计、怀家国情怀”的新工科人才提供核心支撑。
图1水力学线上课程平台
图2水力学课程知识图谱
图3南水北调渠道受力分析
图4水力学课堂实况

图5水力学学生汇报及竞赛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