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课程简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5-07-02 浏览量: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课程简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负责人:徐俊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质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以水资源的分布、质量评价、污染控制、生态恢复及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内容,结合相关政策法规与前沿技术,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水资源的珍贵性、保护方法和合理利用策略,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与实践能力。课程依托学校“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国家水资源战略需求,以 “国家宏观水资源调配中的南水北调精神” 为典型教学案例,成功申报多项 “课程思政” 教学优秀案例,形成了 “专业知识传授 — 工程案例分析 — 思政价值引领” 的教学体系。该课程深度契合 “三色育人模式”:通过解读南水北调工程中 “艰苦奋斗、创新精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的精神,融入红色文化育人,增强学生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同感与爱国主义情怀;聚焦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意识;融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法,如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技术突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蓝色创新人才培养。

图1:课堂融入

图片说明: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课堂环节,展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直观呈现北方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为引出南水北调工程背景提供数据支撑,帮助学生理解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同时向学生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示意图”清晰呈现中线干渠的走向、长度及关键节点(如丹江口水库、穿黄工程等),直观展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规模与布局,帮助学生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具体作用。

图2:课后实践

图片说明:走访南水北调相关企业,深入设计学生课下实习、实践内容。围绕水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核心内容,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项目项目经验,搭建学生在工程建设中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

图5: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

图片说明:紧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度契合 “三色育人模式”,依托课程成立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