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土壤地理学》课程简介(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发布日期:2025-07-02 浏览量:

《土壤地理学》课程简介(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土壤地理学

开设专业: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大三必修课)

受益规模:每学期60名本科生(2021-2024年累计授课180人)

课程教材:《土壤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核心内容

系统讲授土壤组成、形成演化、分类分布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理论模块:五大成土因素、中国土壤分类体系、典型土壤类型分布规律;

实践模块:结合南水北调水源区案例,开展土壤采样与GIS空间分析,解析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技术。

建设历程与成果

发展脉络:2000年代初设立 →2013年融入GIS技术 →2022年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核心成果:

① 建成微课库(含水土保持专题)、思政习题集、试题库,配套《土壤地理实验实习》手册;

② 团队依托地理科学省级特色专业资源,参与省级教研项目(如人文地理学省级教学团队);

③ 将“两山理论”融入教学,设计“耕地红线政策”“盐碱地改良”等思政专题。

三色育人模式(生态绿)

绿色技术赋能:GIS分析土壤空间分异规律,支撑水源区生态治理方案设计;

生态文明实践: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南阳段)土壤采样,强化水土保持责任意识;

思政融合创新:在“土壤资源评价”模块融入18亿亩耕地红线国情教育,学生评教优良率95%。

土壤剖面挖掘

原始土壤

原始土壤形成过程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