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法学》是我校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法学专业“1+10+X”课程体系中,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保护特色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是法学专业大二学生。
针对我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和“扎根南水北调水源区,服务水生态安全”的办学特色,课程形成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国内外环境资源保护主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环境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前沿领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积极协作的反思与沟通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多学科融合思维方式,养成正确的环境法治观和环境伦理观。思政目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为指导,使学生理解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环境资源法学》课程的特色是紧扣环境资源法学的跨学科特点,一方面,线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案例和环境科学知识背景资源;另一方面,线下借助学校地缘优势和学科特点,邀请我校“南水北调水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环境生态学专家走进环境法课堂担任场外导师;此外,实践方面,借助淅川县人民法院“三省六县区生态保护司法联动机制”、“一宛水”公益普法项目、“行走中线”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为学生创造多学科交叉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生态环境保护者的责任感。
课程建设成果丰硕,团队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了《白河水系水环境保护条例》《南阳市文物保护条例》等地方立法的调研起草工作。课程先后获评河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以南水北调工程和国家水网的建设为例,讲解国家环境行政责任
以南水北调生态补偿和企业替代性环境修复为例,讲解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