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课程简介(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学院)
1.课程简介(开设专业,每学期受益学生数量,课程基本内容,课程建设历史、建设成果、课程怎样契合三色育人模式等)
《土壤肥料学》,主要开设专业农学,每学期受益学生数量70人。
《土壤肥料学》是农学、植保、园林、园艺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实现生态文明、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必备的知识储备。本课程以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为基础,主要讲授内容涉及土壤学和肥料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涉及土壤土壤基本组成、土壤基本性质、土壤分布及分类、农田质量管理、植物营养的原理、肥料的种类、性质及施用,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注重与先导课程的衔接,引导学生使用基础学科的知识来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实现对学生知识体系系统性、思维模式创新性的培养,关注土壤改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污染土壤修复等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为生态农业和美丽中国作贡献。
《土壤肥料学》作为南阳师范学院重点建设的一门覆盖作物生产类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它最早开设于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园林专业。2015年我校新开设农学专业,《土壤肥料学》作为农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至今。目前,该课程已建设有完善的学习通课上课程资料。
通过本课程的讲解,让学生进行认知革新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掌握相应的绿色专业技术武装学生,如科学施肥、农田面源污染防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技术,影响学生践行绿色农业生产。本课程全篇坚持围绕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专业育人模式,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培养“知土爱土、用养结合,科学施肥、绿色环保”的新时代农科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通过相关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土壤面源污染防控、土壤修复等知识的讲解,引入南水北调工程,通过将大国工程蕴含的奋斗精神、系统思维、生态智慧融入专业教学,培养懂技术、怀家国、担使命的新时代农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