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程简介(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学院)
开设专业:面向农学专业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
受益规模:近五年累计受益学生人数超300人。
教学团队:常玮邱礽左卫芳
课程核心内容与特色:
《遗传学》是农学专业的学科基础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围绕遗传学核心原理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展开,主要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染色体结构与行为)、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连锁遗传与染色体作图、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数目变异、细胞质遗传、基因表达调控基础、群体遗传学初步等。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强调这些原理在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优异基因挖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杂交育种策略制定、生物技术育种(如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现代农业关键领域中的应用。
本课程作为农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已有6年的建设历程。课程建设团队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内容更新:
教学成果:课程先后获批校级一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思政案例等一批项目。
教学资源:建设/完善了包含多媒体课件、AI小程序、知识图谱、仿真实验、田间实验、习题库、案例分析库等在内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
实践强化:不断优化实验环节,将经典遗传实验与田间实验及AI技术相结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因组育种算法国际竞赛、实验室开放项目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效果:历年学生评教优良,学生对遗传学基本原理掌握扎实,并能较好运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
“三色育人”深度实践:
(1)红色基因铸魂
结合连锁遗传相关章节,融合抗战期间河南大学搬迁至淅川荆紫关过程中郝象吾教授保护实验材料——果蝇的案例,厚植家国情怀。
(2)绿色理念固本
深入探讨遗传多样性保护、转基因生物安全、基因资源主权等伦理与社会议题,引导学生理解遗传学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关键作用和肩负的社会责任。强调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观。(3)蓝色科教强技
以“111基地”、“河南省节水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为基础,将经典遗传实验与田间实验及AI技术相结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因组育种算法国际竞赛、实验室开放项目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图1遗传学线上课程平台及知识图谱
图2教学创新大赛课堂实录
图3带领学生在田间开展甜、糯玉米杂交和性状调查
图4将AI技术引入理论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