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阳师院委员会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学校转型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内涵建设、队伍建设、校园建设、作风建设,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奋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一、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重点,切实加强校、院(处)两级中心组专题学习,认真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在追求自身梦想中增强理想信念。以理论研讨、专题宣讲、干部培训班、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把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宣传普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筑牢全校师生共同思想基础。
2、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学校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为2月至9月,包括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对影响学校发展、师生意见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和专项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规章制度,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3、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建设善于办学理校的高素质校级领导班子。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加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执行力度,切实增强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狠抓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的督查落实,试行全校处级领导班子集中述职,着力增强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举办好各类专题培训班,积极做好干部出国(境)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和改进处级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注重对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综合分析研判,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诫勉谈话、述职述廉述学等制度,严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按规定从严管理干部。
4、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形成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办法,规范学校基层党组织活动专项经费的使用。认真做好党内“民主双评”工作,进一步探索开展党建特色活动,推动党组织工作创品牌、上台阶。优化党组织设置,努力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重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加强党务工作骨干培训。扎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加强校院两级党校建设,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办法,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重视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加强对人才、统战、老干部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创新优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营造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引导统战对象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学校事业发展做贡献。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积极开展有益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活动。继续支持关工委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6、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报告团”积极作用。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三育人”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做好我校作为首批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为平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活动。
7、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强化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强化课堂教学纪律,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讲坛的管理;加强校园互联网建设和管理,强化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准确把握学校师生思想动向和舆情动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建立覆盖报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在内的宣传工作格局,突出网络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最大限度凝聚改革的正能量。
8、全力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狠抓学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实施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推进志愿者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继续完善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勤俭节约教育、道德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利用各类新兴媒体开展文明传播活动,广泛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种帮扶、共建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文明素质。不断深化“六创四争”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创先争优。深入开展“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规范”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活动,强力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科学规划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和自然人文景观,创造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氛围。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单位申报和迎评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创建目标。
三、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9、持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切实提高党委决策执行力。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持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深入开展党务、校务公开工作。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廉洁从业教育。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提高制度执行力。大力实施招生、收费、基建、招投标、教师奖评聘、学生奖助贷“阳光工程”,重点加强对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物资采购与招投标工作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切实严格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做到不触红线、不越底线,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深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坚决惩治腐败。认真总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巩固活动成果。坚持把行风建设作为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品牌工程来抓,不断提高学生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10、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不懈地推进作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若干意见和学校具体规定,以钉钉子的精神,对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一锤一锤地敲,一项一项地改。探索健全常态化督促检查机制,严格执纪监督,及时发现并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建立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以良好的作风带教风促校风。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联系师生,凝聚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四、切实加强对学校重点工作的领导
11、实施学校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以教学为中心地位,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迎接审核性评估为契机,大力提升教学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施学校转型发展,积极培育与区域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相关的应用型新专业,提高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把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同西南大学的深度合作,拓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校内外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努力构建既能体现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多样化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强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培育新的重点学科。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学术团队和高端学术平台,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积极整合校内优势资源,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提高协同创新、科研攻关能力,努力在高层次项目、应用型项目和奖励上有更大的突破,提升学校整体学科和科研水平。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力争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面获得突破。
13、构筑师资高地,满足学校事业持续发展需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加大高水平学术技术带头人、海内外杰出青年人才等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技能型、实践型等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强化师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和教学方法改革,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和双语教师的培养,以满足学校转型发展后人才培养的需要。强化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潜心教书育人。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的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4、不断开创多元化、多层次办学新格局。强化“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开放办学的途径和形式。通过“校企、校地、校际”合作的方式,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高校合作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开创多元化、多层次办学新格局,努力提升境外合作办学层次,深化合作交流,不断扩大获取外部资源的途径,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国际化水平。
15、不断提高学生教育服务管理水平和招生就业创业质量。树立“学生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创新模式,完善机制,扎实做好学生日常服务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升管理层次和水平,确保学生工作大局稳定。认真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切实把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岗位对接培训,强化就业创业教育,加大经费投入,拓展实习就业基地,充分发挥院系在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渠道开辟学生就业途径,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更多更好平台,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
1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学校财务收入。进一步健全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科学统筹,合理运作,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完善校园建设规划,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提升学校软、硬件建设层次。树立“大后勤”的观念,积极推进后勤改革,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改进服务、提高效益。强力推进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改善教学、生活条件。持续关注民生,使师生共享学校发展成果,不断提高教职工生活水平。深入开展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加强节粮、节水、节电教育,大力倡导节俭办学的良好风气。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建立校内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益。
17、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办学活力。牢固树立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监督、监察和审计工作。积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提高校院两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调动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五、切实加强党委对群团工作的领导
18、加强对学校工会工作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加强学校民主办学、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和送温暖活动,积极筹备教代会换届工作。
19、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永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等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系列精品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参加全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六、大力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确保学校大局稳定
20、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深入实施“和谐兴校”工程,大力倡导“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培育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包容互助、理性平和的校园氛围。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育人环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从师生出发,切实维护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教育好、引导好、服务好广大师生,最大限度地调动校内和谐因素,致力建设和谐校园。
21、全力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做好稳定隐患排查和矛盾化解工作,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构建快捷高效的师生诉求表达渠道。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持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指导,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做好校园综治和消防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保密、计生等工作。不断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学校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