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融入日常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以“红”铸魂,传承红色基因。党支部依托南阳红色资源打造“匠心智造”党建品牌,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加强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深挖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开设《红色工业》等思政课程,近年来党员教师获批省级课程思政项目1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5项,省级教学基地、教学改革项目等多项,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2项、数字化教材2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河南省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多次组织党员前往彭雪枫纪念馆、桐柏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立足立德树人根本,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先后获批省级样板党支部和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以“蓝”强基,服务国家战略。支部党员教师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卡脖子技术难题为研究方向,近年来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支部成立了博士服务团,服务地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难题,与企业签订横向项目33项,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依托南阳市千亿级的防爆产业集聚群,协同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或高校,成功获批智能防爆装备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助力打造南阳“全球防爆谷”,全力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部党员近年来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以“绿”赋能,聚焦生态文明。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带领学生聚焦智能环保装备研发等方向,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团队研发“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南水北调水源地地空协作检测系统”等创新项目,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奖共计100多项。党员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围绕南水北调国家战略,构建“节能减排+绿色技术+实践育人”特色育人体系。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持续以“三色嵌入”为内核,深化“红”铸魂、“蓝”强基、“绿”赋能的育人路径,打造党建引领新工科发展的“样板支部”,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功能,为服务国家智能制造战略、南水北调生态保护与区域产业升级贡献智慧力量。